新书推荐 |《“外教社杯”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历届优秀案例选评》

640-75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SNICC),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大赛从上海起源,现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发展为全国性大型赛事。大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国际理解”为宗旨,以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人才培养为导向,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为高校师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跨文化能力风采、交流跨文化教学经验的平台。

640-134

640-135

640-136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作为大赛的学术支持单位,基于多年积累的跨文化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开发了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理论模型,建构了大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跨文化交际案例开发与展析、名句解读、知识问答、情景评述和讲述中国故事等比赛项目,并对大赛各项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学术论证,确保了大赛的科学性。同时,大赛以三人组合参赛的形式,围绕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和商务沟通等主题,通过案例开发、现场展示、快问快答、即兴分析、故事讲述等任务活动,让选手们的跨文化能力和英语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展现。大赛以其前沿研究的支撑、团队合作的形式、相关务实的主题、丰富新颖的任务等特点,吸引了全国众多高校师生的热情参与。

新书推荐

跨文化交际案例的开发与展示是大赛复赛环节权重最大的比赛项目,要求参赛小组基于自身经历或通过阅读学习和社会观察,自主开发具有原创性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在现场展示案例中的故事内容,并结合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案例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或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进行分析。

为了便于广大跨文化交际学习者和教师深入理解“外教社杯”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的理念和评价标准,促进各校之间分享交流跨文化教学经验和成果,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张红玲教授团队协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跨文化能力测试中心梳理、编辑了历届大赛中的优秀案例,点评了每个案例的开发、展示和分析,推出了《“外教社杯”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历届优秀案例选评》

640-76

点击图片,优惠购书!

《“外教社杯”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

历届优秀案例选评》

张红玲 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9.00元

ISBN:978-7-5446-6964-1

主编介绍

640-137

张红玲,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富布莱特研修学者,明尼苏达大学和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教育、跨文化外语教育、网络外语教学等。主持多项跨文化能力相关教学科研项目,出版学术著作6本,参编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和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篇,代表性著作有《跨文化外语教学》《网络外语教学理论与设计》《大学跨文化英语综合教程》。荣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宝钢优秀教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国家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一流课程项目负责人,获得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书特色

● 本书收录近三年各省赛与前两届全国赛中的27个优秀案例,根据公共外交、商务沟通、多元文化生活三个主题分类编排。

● 每个优秀案例包含团队信息、案例述评、专家点评,并配有案例展析视频,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案例内容,观摩团队赛场表现,品评案例开发与展析的优点与不足。

● 本书含评委Steve J. Kulich跨文化案例开发、展示与分析建议,并提供分析模型(修订版),帮助读者进一步提高案例开发与展析能力。

640-77
640-78

本书目录

640-79
640-81
640-82

本书案例视野广阔,涉及世界很多民族文化,覆盖衣食住行及各个社会领域,触及社会规范、信念价值等各个文化层面。

一睹为快

案例通过选手们各具特色的表演和演绎,生动地呈现出一个个鲜活的跨文化交际现场,让观众直观、真切感受到跨文化交际的苦与乐。

案例点评

✦  

该案例围绕中国学生在印度留学的故事展开,描述了中国学生在应邀参加印度老师家庭派对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文化冲击。案例紧扣多元文化生活主题,探讨了跨文化适应这一核心问题,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参赛队员聚焦三个关键事件(critical incidents),层层展开剖析。一、中国学生准时赴约,却发现到场的只有她和同学Sanjay两人。案例从非言语文化中的时间角度切入,强调中印文化对于时间观念的认知、使用及建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二、双方就印度的种姓制度(caste system)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各自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学生认为人生而平等,该制度所代表的思想早已过时,早该被废除;而印度学生强调种姓等级制度由来已久,已深深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无法轻易改变。三、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印度老师放起音乐,邀请中国学生一起跳舞,在印度老师和学生的热情鼓励和邀约下,中国学生抛开顾虑,放下自己的文化包袱,尽情融入当晚的派对。案例从交际调试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出发,强调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及时调节沟通交流的方式是跨文化适应的关键。

就现场展演而言,参赛队以小品的形式,分别扮演印度学生、印度老师及中国留学生。他们寓理性分析于舞台展演,让观众感受到文化是鲜活的,“纸上得来终觉浅”,需亲身体会、不断思考才能加深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并努力适应新的文化。 

该案例无论是选材还是情节设计上,都有不少创新之处,解决方案也体现出一定的思辨性。案例涉及到跨文化适应的一些核心议题,如当旅居者自身的价值观与当地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时,应入乡随俗还是坚持己见?针对类似问题,案例可引入John W. Berry的涵化模型等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

扫码下载并安装“爱听外语”移动应用,搜索书名,观看更多案例展析视频。

640-80
640-83

希望本书可以引导广大师生在开发案例、展示案例和分析案例时,视野更加宽阔,故事更加真实,展示更加自然,理论更加多元,分析更加深入;同时助力跨文化教学和研究,促进具有全球胜任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能力建设。

发布者:张红玲,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zyk.f.canadaedu.com.cn/archives/22964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7月28日 上午11:59
下一篇 2022年7月28日 下午12:03

关联资源